“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抓住抗疫契機,引領青少年梳理和反思抗疫過程中的所歷所見所思,學習身邊的榜樣,思考社會行為,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勞動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比珖舜蟠?、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邵志豪向記者介紹此次參加兩會準備的一份建議內容。
邵志豪這份建議產(chǎn)生的背后,凝練了近期東北師大附中疫情期間德育安排和教育實踐的成果。
4月6日,東北師大附中迎來高三復學的第一天,開學第一課由邵志豪主講,邀請校友、吉林省支援武漢第二批危重癥救治醫(yī)療組組長王珂,與學生分享自己到武漢支援抗疫的經(jīng)歷與感受。王珂告訴同學們:“如果我們的逆行能使萬家安康,我愿我的負重能換來國泰民安。”
“抗疫英雄就在身邊。”談起此次活動的初衷,邵志豪介紹,“最美逆行者”就在身邊,還有堅守崗位、維護社會正常運轉的各行各業(yè)平凡人,還有堅守在云端的老師、嚴格自律的同學,乃至封城令下的普通民眾,“我們每一個人都勇敢地直面疫情、完成使命、承擔責任,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英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抗疫精神的締造者。這樣的英雄精神有溫度,近距離,可觸摸”。
5月15日,在學?!靶iL有約”活動中,邵志豪請高三年級學生代表每人都說一說“你心中的抗疫精神”。學生們一個接一個,不假思索地說出:愛國、擔當、責任、團結一心、自律自覺、拼搏奮斗、同舟共濟……
正是有了這么多生動、鮮活的德育探索,在從事多年教育工作的邵志豪看來,與長征精神、雷鋒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一樣,抗疫精神也是偉大的精神財富,讓抗疫故事、抗疫精神進課堂、進教材、進校園是非常必要的。
對此,邵志豪建議,國家需要凝練偉大抗疫精神,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第一,在全國進行調研,邀請社會各界代表和專家討論論證,在廣泛共識的基礎上凝練抗疫精神。
5月12日,東北師大附中面向全體教師發(fā)放調研問卷,征集“老師們心中的抗疫精神”,共收到有效問卷356份,老師們凝練的抗疫精神高頻詞有:愛國、奉獻、團結、擔當、科學、信心等。
第二,組織抗疫英雄在全國范圍內宣講,弘揚抗疫精神。國家評選抗疫英雄,組織宣講團進校園、進社區(qū),通過電影、電視、廣播、網(wǎng)絡等媒體途徑,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抗疫英雄、宣講抗疫事跡、弘揚抗疫精神。
第三,從國家層面把抗疫精神、抗疫英雄、抗疫故事系統(tǒng)編入教材、融入課堂,鼓勵學校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結合學科特點,把抗疫精神通過故事、人物、圖片、視頻等形式,融入思想政治、語文、英語、生物、心理健康教育等課堂,鼓勵學校結合班團隊會、團課、升旗儀式、開學第一課、演講比賽、征文等活動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讓青少年學生認知、認同、踐行抗疫精神。
第四,建立標志性紀念館、設立紀念日等,引領廣大青少年學生參觀、學習,從中領悟偉大抗疫精神,弘揚愛國情懷。
《中國教育報》2020年05月26日第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bet39696.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