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蔡雷 記者 焦以璇)“現在我們腳下的是南梁路,順著南梁路可以看到一塊有紅色南梁標識的碑石,后面是一棵有兩百年樹齡的南梁古樹,象征信念如磐的南梁精神……”在北京師范大學慶陽附屬學校南梁精神教育館,高三年級學生張玥陽正在給參觀者講解南梁精神。
在北師大慶陽附校,黨史學習工作正在扎實推進,學校立足當地資源優(yōu)勢,打造紅色育人品牌,將紅色基因厚植青少年心中。
“自學校成立以來,就著手把南梁紅色資源逐步內生為紅色教育動力?!?校長孫定國表示,學校不僅著眼于立足當地紅色文化、創(chuàng)新拓展教育功能,也探索了德育教育的“本地實踐”和“跨界融合”。
為深入挖掘當地文化資源、紀念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2020年,一個占地385平方米,集展覽、研學、活動探究、主題教育功能于一體的教育基地在校園內落成。從前期簡單的講解宣傳,到后期不斷整合資源、完善場館功能,教育館的功能不斷更新,形成了有主題、有教學、有體驗、有情境、有特色的紅色品牌活動。
每周一下午5-6點,《南梁故事》社團課程上,教師田江燕帶領學生在百年前的革命路途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回顧著“南梁故事”。這門課程也成為學生們選擇的熱門紅色課程之一……
學校以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為主,有重點地納入藝術學科,有機滲透其他學科,形成了“3+1+N”全科覆蓋模式,把紅色文化全面融入課程教材。
考慮到低學段學生接收知識的特點,小學段選擇用講、唱、看、聽等多種形式弘揚革命領袖、革命英雄、革命文物、革命歌曲的紅色故事,為學生烙下紅色印記;初中學段選擇重大歷史事件、偉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跡,架起“趣味”與“歷史文學”之間的橋梁;高中學段則更為高位與升華,選擇各個歷史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典型成果,詮釋革命精神作品,提高學生的政治認同。
此外,學校還開展了“重走長征路”全科教育活動、開發(fā)紅色研學路線等,全方位助力紅色教育在校園內扎根。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bet39696.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