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全面勝利,億萬農民群眾和廣大農業(yè)農村工作者發(fā)揮了核心作用,我就是其中的一位‘農小二’”。前不久,全國勞動模范、省市人大代表裘銀芳走進浙江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厚德講壇”,以德育導師身份講述她的“助農三部曲”。
在浙江工商職院,除思政教師外,專業(yè)課教師、校外導師、知名校友、社會各界人士等也能成為思政“主講人”?!爸挥袑⒄n程思政貫徹到各類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暢通課堂教學的‘主渠道’,提升第二、第三課堂育人實效,才能真正實現(xiàn)顯性和隱性教育的相互結合、育人和育才的有機統(tǒng)一?!毙iL周志春說。
守正創(chuàng)新,拓展第一課堂育人路徑
查閱前一學年所有課程大綱(標準)和授課計劃,訪談61位教師,隨機聽課40節(jié)……2019年10月,學校組建了課程思政專題調研組,對全校課程思政開展情況進行了一次“大體檢”。然而,結果并不盡如人意,學校對課程思政推進缺乏系統(tǒng)設計,教師對課程思政的理解和認識不到位,課程思政的挖掘和設計不夠深入、方法和途徑不夠多樣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
面對問題,該校從理念入手,加強課程思政的組織領導和系統(tǒng)設計。相繼制訂了《課程標準制訂與實施指導意見》《課程思政教育元素挖掘指南》《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修訂稿)》,構建并完善了優(yōu)化一套課程思政內容與教學體系、建立課程思政“三個課堂”聯(lián)動機制、搭建“九個一”的課程思政交流共享平臺的“139”系統(tǒng)設計,致力于守好課程建設這個“主陣地”、建強教師隊伍這支“主力軍”。
為更有力地推進第一課堂課程思政,學校還開展了思政教師與各二級學院專業(yè)(教研室)結對工作,由思政教師根據(jù)所對接專業(yè)的特性和崗位屬性,對課程標準、授課計劃、教案等進行指導。“結對活動讓我對課程思政的底氣更足了。”該校體育教師張超感慨地說,得益于結對思政教師的指導,他執(zhí)教的籃球課還獲得了全國高等職業(yè)院校首屆體育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二等獎。
統(tǒng)籌設計,發(fā)揮第二課堂育人實效
從2007年學校創(chuàng)設“厚德講壇”以來,已有幾十位先進人物以德育導師身份走近校園與大學生交流,成為學校重要的第二課堂。近年來,學生們通過課內外育人平臺,從校內走向校外,不僅加深了對國情社情民情的了解,也提高了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
浙江工商職院充分挖掘、利用校內外資源,先后建立了100多個校外實踐基地和思政理論課現(xiàn)場教學基地,探索形成“校地融合、行思并舉”的思政課現(xiàn)場教學融模式,不斷拓展第二課堂思政教學途徑,完善學分體系,強化育人實效。
知行合一,形成第三課堂育人特色
近年來,學校堅持與行業(yè)緊密結合,積極嘗試“雙標準、雙導師、雙考核”的校企一體化管理模式,探索實踐“引企入教”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打造具有“職教味”的第三課堂育人特色。
在首席工人帶徒工程、特長生培養(yǎng)工程、現(xiàn)代學徒制等“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該校已培育出一大批“德技兼修”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課程思政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我們將始終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努力探索、積極實踐,構建高職課程思政協(xié)同育人體系,培養(yǎng)出更多德技兼修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闭憬ど搪氃狐h委書記陳仕俊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史望穎 通訊員 姚敏明)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bet39696.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