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无码_亚洲精品无码中文字幕在线_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免费国产A级奶水

首頁>檢索頁>當前

煙臺大學全方位培育青年教師成長發(fā)展

讓大學“青椒”科學有機地茁壯成長

發(fā)布時間:2020-11-27 作者:張興華 亓健生 孫艷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

3周、7個模塊、23項內(nèi)容、56個學時,從如何做好教師發(fā)展規(guī)劃到如何講好一堂課,從新時代高校教師行為準則到煙大“孺子牛”的精神內(nèi)涵,從高等教育學的專題輔導到省青教賽一等獎老師的教學示范,從全校優(yōu)秀教師先進事跡報告會到“兩彈一星”科學家郭永懷事跡陳列館……

11月初到下旬,剛剛入職煙臺大學的北京大學90后博士唐志榮,與其他107名“青椒”們共同經(jīng)歷了一場難忘而充實的入職洗禮,“這次入職教師集中培訓讓我享受了一頓全方位的成長大餐?!倍酉聛淼囊荒辏龑⑴c其他新入職的煙大青年教師們,以不上課的助教身份,接受學校的青年教師培養(yǎng),為正式站上神圣的講臺做好充分準備。

入職第一年不上課,給青年教師一個生根發(fā)育的“育苗期”

“有人也許天生會演講,但沒有人天生會講課?!倍嗄陙硪恢眻猿纸o本科生上課的煙臺大學校長郭善利說,“講好一門課既是科學也是藝術,需要前期的大量訓練與準備以及后期的不斷總結與積累?!?/p>

2015年,煙臺大學在山東省內(nèi)高校率先實施青年教師助教培養(yǎng)制度,明確要求青年教師一年助教期內(nèi)不承擔教學任務,學校通過選派導師指導、校內(nèi)培訓、自主學習、校外實踐等形式幫助青年教師成長,為第二年獨立上課和未來發(fā)展做好全方位準備。

“新入職教師第一年要全程跟聽指導教師講授的課程,參加與課程相關的輔導答疑、批改作業(yè)、實驗指導,同時還要參加教學培訓、觀摩和研討等活動,全面接受教學基本技能訓練,考核合格后才能拿到上崗資格證書?!狈止芙虒W工作的副校長宋中民表示。五年來,煙臺大學累計有260余位青年教師通過助教培養(yǎng)走上課堂教學一線。

“今天的示范課老師肢體語言豐富,脫稿講課表達清晰,多次運用比擬手法,將生澀的知識生動化?!斑@是海洋學院青年教師王志楊在《青年教師助教培養(yǎng)記錄材料》中寫下的聽課體會。

全方位入職培訓,給青年教師系好成長的“第一??圩印?/strong>

今年,剛剛結束的2020年新入職教師集中培訓開設了校史校情教育、師德師風教育、學校管理規(guī)范培訓、高等教育專題講座、教學能力方法培訓、教學觀摩與演練、總結交流座談等7個培訓模塊。學校邀請了清華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徐利作了《如何設計一門混合課程》的專題輔導。省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獲獎者李霞、張景暉、李清華為全體新入職教師講授了教學示范課。

除了教學能力培訓外,此次培訓還將師德師風教育擺在突出位置。今年,黨委教師工作部和教師教學發(fā)展中心將郭永懷事跡陳列館等膠東革命紅色教育基地納入了培訓內(nèi)容,組織青年教師走進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xiàn)場學習。

參加完郭永懷事跡陳列館、楊子榮紀念館和膠東抗大精神教育基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學院新入職思政課教師范惠表示:“我不僅感動于郭永懷、楊子榮等老一輩共產(chǎn)黨員的愛國情懷和堅定信念,還受益于這場紅色教育帶給我的教學設計思考——思政課要利用榜樣吸引人?!?/p>

成立特殊組織,讓青年教師群體形成奮進的“群雁效應”

在今年國家自然基金立項中,煙臺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獲批9項,其中青年教師獲批6項,表現(xiàn)十分“搶眼”。學院青年教師還指導學生參加“挑戰(zhàn)杯”“互聯(lián)網(wǎng)+”獲省賽金獎1項、銀獎2項。細數(shù)一下,這些青年教師都來自學院一個“特殊組織”——青年教師博士班。

近年來,煙臺大學鼓勵學院大力引進優(yōu)秀人才,化學化工學院4年引進青年博士40多人。隨著越來越多人才加入,新引進教師的教學安排、科研規(guī)劃以及未來的職稱評定、發(fā)展路徑,青年教師與老教師在教學、科研等方面關系的處理等,都需要認真考慮、統(tǒng)籌規(guī)劃。為加強對青年博士的指導和幫助,營造比學趕幫超的競爭氣氛與和諧的團隊氛圍,化學化工學院成立了“青年博士班”,實施“青年教師提升計劃”。

據(jù)化學化工學院黨總支書記段志國介紹,博士班采取“1+3”模式,即1個博士班配套實施虛擬黨支部制度、助教制度和新教師納入科研團隊制度。學院所有新入職青年博士均編入博士班內(nèi),在教學方面有老教師一對一當師傅,科研方面根據(jù)研究所長編入某個科研團隊,由經(jīng)驗豐富的團隊負責人當頭雁。

這為青年教師成長注入了“催化劑”。年輕教師們不僅在教學方面很快上手,還迅速找到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并有所進展。青年博士鄭玉華在老教師姜雪梅的悉心指導下,不但走出了初涉教學時的低谷、樹立起了信心、授課效果越來越好,而且團隊和老教師一遍又一遍地幫她精心打磨課件和授課細節(jié)。經(jīng)過一年多的努力,鄭玉華獲得了山東省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二等獎。

博士班首屆畢業(yè)生莊旭明入職后加入“分析化學”團隊,如今已發(fā)表中英文論文28篇,其中SCI論文25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獲得4項發(fā)明專利授權,獲得“香江學者”榮譽稱號。

該校出臺《青年教師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直聘實施辦法》,對于業(yè)績突出的人才,提供職稱晉升特別通道。(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記者 張興華 通訊員 亓健生 孫艷)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 網(wǎng) 媒
  • 紙 媒
  • 微 信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bet39696.c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