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學生安全無虞、班級秩序井然、學習成績穩(wěn)步提升,固然可喜可賀,但寄宿制學校的班主任不能止步于此,要著眼于每一名學生校園生活幸福感的獲取,致力于每一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是寄宿制學校班主任不可或缺的教育擔當。
精細化管理,厚植校園幸福感。農村寄宿制學校寄宿學生大多是農村留守兒童。他們年齡小,家境一般不太寬裕,父母常年在外地務工,對孩子的管理、教育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寄宿學生全天候生活在校園。班主任應密切關注每一名學生的生活狀態(tài),及時出現(xiàn)在寄宿學生困難之時,成為他們生活的服務者、指導者。班主任應以理解的眼神、和藹的笑容、親切的話語、溫馨的撫慰、真誠的建議、暖心的鼓勵、熱切的期待,賦予寄宿學生細致的關愛、家庭的溫情,成為他們處理生活“疑難雜癥”時的及時雨、彷徨無主時的主心骨,給予留守生、單親生、困難生家庭教育與親情的補償。全程陪伴,悉心關愛,精細服務,潤澤心靈,厚植校園幸福感,這是農村寄宿制學校班主任厚重、高尚的教育擔當。
常態(tài)化育人,筑牢成長基石。班主任應將寄宿學生在校時間切分出若干最小單元,將基本生活知識、勞動技能、人際交往等知識適時注入每個單元、融入常態(tài)管理,提升寄宿生學習質量和綜合素養(yǎng)。宿舍不僅是留守兒童居住的地方,更是其成長和交流的重要場所,應充分發(fā)揮宿舍在居住、育人、活動、娛樂等多方面的功能。宿舍里應被子折疊齊整,洗漱用品擺放有序,室友間性格互補、友愛互助,打造溫馨和諧、衛(wèi)生健康的寢室文化。筆者發(fā)現(xiàn)“抱團成長”的模式更容易形成動力源,要在常態(tài)化管理中引導學生明白“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行得遠”的道理。班主任要開展常態(tài)化的德育主題活動,通過政治思想教育、成長儀式教育、感恩勵志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等,培養(yǎng)寄宿生的秩序意識、禮儀意識、感恩意識,助力每個學生健康成長,托舉鄉(xiāng)村學生的讀書夢、成才夢。
開發(fā)“微課程”,賦能學生未來。班主任要眼光長遠,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我,眺望未來。教師要細致觀察每一名學生智育發(fā)展、體能增強、意志錘煉的觸發(fā)點,因勢利導,開發(fā)各種各樣的“成長微課程”,激發(fā)生命潛能。如充分利用寄宿生充裕的課余時間,組織讀書沙龍、球類活動、跑步比賽,創(chuàng)建文學社、軍武社、辯論隊,開展象棋、書法等傳統(tǒng)文化教育課,讓學生增長才干、磨礪品格、涵育道德,樹立遠大理想。
教師要充分了解鄉(xiāng)村學校的特點與優(yōu)勢,因地制宜,適時、適度地開展耕讀教育。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制定勞動教育清單,在植樹節(jié)、勞動節(jié)等節(jié)點開展勞動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熱愛勞動、學會勞動、享受勞動。精心打造“成長微課程”,能夠為學生打開通往廣闊未來的大門,讓學生走出鄉(xiāng)村能生存,留在鄉(xiāng)村能生活,面向未來能發(fā)展。
(作者單位:安徽省潛山野寨中學)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01日 第0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bet39696.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