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新疆的油田,實地觀察帶來的沖擊與震撼,讓我真正體會‘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這句話背后的精神與力量?!比涨?,西南石油大學學生實踐隊的一條短視頻“火了”,大學生走進沙漠戈壁探尋石油精神的短視頻在各網絡平臺累計播放量超百萬。
學生在哪里,網絡育人的觸角就要延伸到哪里。面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常駐”網絡,西南石油大學以學生為主體,緊緊圍繞“能源報國”,對網絡育人生態(tài)構建進行探索實踐,網絡“大流量”匯聚滿滿育人“正能量”。
“因為石油行業(yè)的工作環(huán)境大多在大漠邊疆、戈壁荒灘,工作生活條件艱苦,因此教育引導學生把自我價值實現融入祖國發(fā)展建設,讓以‘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充盈網絡空間,潤物無聲引領大學生思想就顯得尤其關鍵。”西南石油大學黨委書記張烈輝表示,學校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和石油精神教育融入網絡育人全過程,推動“能源報國”網絡育人與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深度融合,不斷叫響“能源報國”網絡育人品牌。
在西南石油大學,學校引領學生走進“黨史下的石油史,石油史中的黨史”,把校史資源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錄制“黨史學習教育微課堂”9期,推送“黨史有聲書”139期,打造“遇見石大”等10余個網絡精品欄目,發(fā)動師生校友多角度展現西南石大“能源報國”的價值追求。
學校堅持分眾化、差異化、精準化,各二級學院結合本學院學科特色、專業(yè)建設,形成“一院一品”特色的“能源報國”網絡育人矩陣,多維度拓展“能源報國”網絡品牌內容,實現精準推送。
“每棟建筑就好似堅實的骨骼,它的血與肉來自每棟建筑身后可歌可泣的中國故事?!痹撔M聊竟こ膛c測繪學院推出“聲入人心”欄目,學生根據土木工程專業(yè)特色創(chuàng)作出“用建筑講黨史”“圖說精神譜系”等系列視頻。
同時,該校還緊貼學生開展網絡文化節(jié)、“石大正能量”視覺創(chuàng)意大賽等主題活動,形成易班文化節(jié)、仲夏狂歡節(jié)、網絡嘉年華、石大畢業(yè)季“一年四季”網絡文化活動體系。
前不久,一條名為《讓世界用上中國鉆頭》的短視頻在學校師生網絡社交圈中引發(fā)關注和點贊,大家紛紛轉發(fā)分享?!巴ㄟ^這個視頻,我看到了鉆頭背后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為國奉獻的堅持和努力,同時也深感自己責任重大?!痹撔?022級研究生李玲說。
近年來,學校整合多方育人資源,優(yōu)化建成“一點多極”網絡育人媒體矩陣,即以校級一體化媒體矩陣為中心,以校內新媒體聯盟、輔導員工作室為主的多個網絡育人微平臺,形成聯動協同、相互補充、多層次、立體化的網絡思政社群,實現官方與個人、教師與學生多點連線,同心同向同“發(fā)聲”,形成一個閉合通暢的正能量“朋友圈”。
“圍繞‘能源報國’教育主線,共鳴青年學生需求,在作品塑造、品牌運營、傳播賦能上下功夫,通過一次次講述示范、一次次轉發(fā)分享,師生聯動,精準引流,有力推送,能量傳遞,推動網絡育人作品裂變傳播,延伸‘能源報國’育人觸角,成為育人能量從‘指尖’流到‘心間’的最大增量?!睆埩逸x表示。
《中國教育報》2024年06月17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bet39696.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