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余杏 陳子墨 記者 陽錫葉)“勞動很辛苦,每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古人太了不起了!來這里我不僅學到了農業(yè)知識,更領略到了古人的智慧?!比涨?,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qū)近8000名學生走出教室,來到常德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教育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學茶藝、做香囊……
當前,“勞動課”已正式成為一門獨立的課程,但囿于場地、設備等因素,部分學校的勞動教育開展得并不順利。為解決這些難題,常德市打造了一個校外實踐教育營地——常德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教育中心,與全市乃至全省的學?!肮蚕怼眲趧咏逃Y源,讓田野成了育人的新課堂。
從2020年開始,常德市就針對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謀篇布局,高規(guī)格建設了常德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教育中心,該中心占地390余畝,建筑面積達1.4萬平方米,布局了“一區(qū)、六園、二十四教學點”的功能分區(qū),每年可接納10萬人次開展勞動實踐。
“中心以讓學生在活動中勞動,在勞動中成長、在鍛煉中感悟、在文化實踐中提升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勞動觀、人生觀、價值觀?!痹撝行呢撠熑藯畹鹿S介紹,中心建立了一支40多人的高素質師資隊伍,根據自身資源特點,以勞動教育為特色,以研究性學習、綜合素質拓展和紅色教育為依托,構建了“一個核心、三大領域、九個模塊、十大系列”的課程體系,共計200多門課程。
“這是一場‘及時雨’!”常德嘉樹學校校長余秋寒說,該校與中心共建“共享農場”,由中心提供場地、設備等并負責日常的管理工作,學生實現(xiàn)了校外勞動實踐自由。
目前,常德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教育中心已與湖南幼兒高等專科學校、常德市第六中學、常德市第七中學、常德芷蘭實驗學校、常德嘉樹學校等共建了“共享農場”,實現(xiàn)了學校和校外基地“雙向奔赴”。
《中國教育報》2023年11月13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bet39696.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