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訊(記者 馮麗)7月5日,由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陜西省科學院主辦的“千名院士·千場科普”活動走進陜西蒲城,為兩所學校的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科學盛宴。
活動當天,蒲城縣堯山中學和興華學校的校園里洋溢著濃厚的科學氛圍,學生們早早來到會場,等待著與院士的“科學之約”。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到了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能源界的“諾貝爾獎”——埃尼獎、世界能源獎得主,中國科學院王中林院士為學生揭開科學的神秘面紗。
在堯山中學活動現(xiàn)場,王中林院士以《科學人生,從0—1》為題,開啟了這場科學之旅。王中林院士長期致力于納米能源領域相關研究,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
報告中,他從自身求學的求索經(jīng)歷,引出了納米發(fā)電的前沿科學,將復雜的科學原理融于自身的成長故事。他還從科學發(fā)現(xiàn)的完整過程,揭示出科學精神的本質(zhì)內(nèi)涵。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王院士還列舉了摩擦生電、“流水不腐”的案例,揭示了生活現(xiàn)象背后的科學真理。在互動環(huán)節(jié),學生踴躍提問。王院士一一回答了 “科學研究興趣還是努力更為重要?”“如何學好物理?”等問題。
在興華學校,王中林院士分享了自己在納米能源領域的探索歷程和心路歷程。鼓勵學生要勇于創(chuàng)新,探索“沒有答案”的嶄新領域,追求屬于自己的科學夢想。
“此次活動是學校科普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科學教育,營造良好的科學氛圍,讓更多的學生熱愛科學、投身科學?!迸d華學校校長李向陽說。
據(jù)悉,“千名院士·千場科普” 活動是中國科學院學部發(fā)起的一項高層次公益性科普活動,旨在充分發(fā)揮院士群體在科普工作中的引領帶動作用,在全社會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bet39696.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