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无码_亚洲精品无码中文字幕在线_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免费国产A级奶水

首頁>檢索頁>當前

“時有所需,必有所為”——甘肅教育系統志愿者的抗疫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2-08-08 作者:鄭芃生 馬綺徽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三尺講臺,教書育人,他們是可親可敬的人民教師;疫情來襲,身先士卒,他們是義無反顧的疫情防控志愿者。

面對本輪突發(fā)疫情,甘肅省各學校廣大教職工主動就近參與志愿服務,用愛與責任構筑起攜手抗擊疫情的堅固堡壘。

社區(qū)、街道、村屯、學校……處處都有甘肅省教育系統志愿者的身影。他們用實際行動凝聚起眾志成城、攜手抗疫的強大合力。

把“園丁”精神帶到防疫工作中

每天6:30,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qū)王官營中心校教師臧連品都會準時到達黃峪鎮(zhèn)邵家洼村村委會,開始志愿服務工作。

測溫、協助老年人做好檢測信息錄入、指引排隊……臧連品動作熟練,讓整個核酸檢測的隊伍排得整齊有序。核酸檢測工作結束,臧連品又匆忙趕往大路口值班點,勸返來往的車輛。

天氣漸熱,每次連續(xù)幾個小時的志愿服務,臧連品常常熱得汗流浹背,他說:“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吃點苦不算什么!”

走下三尺講臺,奔赴抗“疫”一線。甘肅省眾多教師化身最美志愿者,把“園丁”精神帶到防疫工作中。

疫情發(fā)生后,瑪曲縣第二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張紅霞的廚房就成了戰(zhàn)“疫”的大后方。每天她都用心用情為小區(qū)卡點值班人員準備午飯和晚飯,連續(xù)十多天從不間斷,大家都親切地叫她“暖心大廚”。

“輕點放,快點搬。我們盡早送過去,好讓大家吃上新鮮蔬菜……”自從投入防控工作中以來,蘭州市第十八中學教師趙曉峰搬著愛心物資,不怕苦不怕累,只想讓居民吃上新鮮蔬菜。

每天,康樂縣八松小學教師晏繼祖戴著草帽,開上電動三輪車,走村串巷,把自己錄制的防疫知識一遍遍播放到每家門口。

……

從“辛勤園丁”到“抗疫戰(zhàn)士”,變化的是角色和場所,不變的是大愛、擔當與初心。

師生生活保障的“幕后人”

凌晨兩點,蘭州理工大學的食堂就亮了起來。

在后堂,每個人的腳下都像是“裝”上了馬達,在學校閉環(huán)管理期間,每日需準備7000余份飯菜,早餐制作人員每日凌晨兩點開始準備早餐,后勤保障人員七點半開始配送,保證每位師生每日按時就餐。

由于需要分裝,在準備完早餐后,所有人員均投入午餐和晚餐的準備中,他們舍棄午休時間,保證每日中午十一點半、下午五點半準時開始配餐。

疫情防控期間,在甘肅省各學校,始終有一群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的后勤保障人員。面對復雜嚴峻的疫情形勢,后勤人員一刻不放松,繼續(xù)嚴守校園陣地,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當疫情來臨,蘭州大學學生公寓值班員徐世慧毅然帶著兩個女兒,和同為學校后勤員工的丈夫一起住校工作。每天除了日常消殺工作,還需要身著防護服,協助住樓老師精準統計樓內在住的學生人數,一趟接一趟地爬樓給學生送餐到宿舍門口,微信群通知學生做核酸檢測、倡導科學防控……

為全力保障校內師生就餐,蘭州資源環(huán)境職業(yè)技術大學產業(yè)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全部駐校辦公。“工作人員將各項防疫措施落實落細,守護師生員工健康安全、保衛(wèi)校園絕對安全,讓在校園的師生員工吃得放心、用得安心?!碧m州資源環(huán)境職業(yè)技術大學產業(yè)管理處副處長李積星說。

在臨夏市甘光小學,門衛(wèi)王化珍和劉雙玉已連續(xù)一個月沒有回家了。在做好疫情防控管理、保潔消毒和日常學校服務工作之外,他們精心照顧校園里的14塊蔬菜種植區(qū),將一份份時令小菜送到居家教師手中。

保障全方位,服務“不打烊”。學校后勤各部門舍小家為大家,全力以赴履職盡責,筑牢校園安全防護線,堅決守護師生健康,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戰(zhàn)貢獻著暖心力量。

別樣的“守護者”

同唱一首歌、同繪一幅畫、同做一件手工……這個假期,蘭州市城關區(qū)白銀路小學四年級(2)班的班主任趙睿每天都很忙。為了緩解學生、家長因為疫情產生的焦慮等情緒,趙睿每周都會用固定時間通過線上方式與學生學在一起,玩在一起。

除此之外,趙睿還會每周舉辦線上閱讀分享會,通過趣味游戲、示范朗讀、心得交流等形式讓學生靜下心來享受閱讀樂趣。

與沖鋒在一線的教師志愿者相比,一些因疫情防控要求居家的教師也沒閑著,他們同樣結合自己的工作,借助網絡,借助熱線平臺,作出自己的抗疫努力。

暑假開始,夏河縣所有班主任積極參與“千名教師進萬家”線上家訪活動,在關心關注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的同時,向廣大學生和家長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政策要求,形成家校同舟共濟、攜手抗疫的合力。

為保障師生心理健康,減少疫情帶來的影響,蘭州資源環(huán)境職業(yè)技術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及時開通線上心理援助熱線和網絡心理輔導服務。心理教師何艷麗第一時間主動投入維護學校學生心理健康的工作中,隨時準備接聽來訪電話。

“疫情防控期間的心理援助,咨詢師除了必備的心理咨詢專業(yè)知識以外,更需要及時了解疫情的相關信息,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求助者排除心理障礙?!焙纹G麗說。

“時有所需,必有所為”“是信任,更是責任!”……因為有了如此多負責任、有擔當的教職工,甘肅教育系統才能更好地抗擊疫情,必定打贏這場“防疫攻堅戰(zhàn)”。(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鄭芃生 通訊員 馬綺徽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bet39696.c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